1928到現今世代之間:價值觀及文化碰撞與共融

1. 靜默世代 (Silent Generation)

  • 出生年份:1928-1945
  • 年齡範圍:約79-96歲(2025年)
  • 定義:經歷過二戰和經濟大蕭條的世代,強調服從、責任感與保守價值觀。
  • 形成原因: 二戰後社會秩序重建。 崇尚穩定與低調,避免激進表達。 強調家庭與傳統價值。

2. 嬰兒潮世代 (Baby Boomers)

  • 出生年份:1946-1964
  • 年齡範圍:約61-79歲(2025年)
  • 定義:二戰後出生率激增,生活質量提升,見證社會變遷與經濟繁榮。
  • 形成原因: 戰後經濟復甦帶來生活改善。 文化革命(如性解放運動)影響價值觀。 教育與醫療進步延長壽命。

3. X世代 (Generation X)

  • 出生年份:1965-1980
  • 年齡範圍:約45-60歲(2025年)
  • 定義:夾在嬰兒潮世代與千禧世代之間,強調獨立性與靈活應變。
  • 形成原因: 目睹全球化、科技進步(如個人電腦的出現)。 雙薪家庭與離婚率提升,影響家庭結構。 對機構和權威的不信任感增加。

4. 千禧世代 (Millennials / Generation Y)

  • 出生年份:1981-1996
  • 年齡範圍:約29-44歲(2025年)
  • 定義:數位時代的原住民,偏好即時性與多元文化。
  • 形成原因: 網際網路與手機的普及。 全球化使資訊交流更加便捷。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增強。

5. Z世代 (Generation Z)

  • 出生年份:1997-2012
  • 年齡範圍:約13-28歲(2025年)
  • 定義:完全數位化的一代,重視自我表現與社會責任。
  • 形成原因: 社群媒體興起(如Instagram、TikTok)。 受全球議題(如氣候變遷、社會平等)影響深刻。 多元文化與身分認同意識增強。

6. Alpha世代 (Generation Alpha)

  • 出生年份:2013-2025
  • 年齡範圍:約0-12歲(2025年)
  • 定義:未來社會的科技原住民,與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成長。
  • 形成原因: 家庭結構的多樣化。 從出生即接觸人工智慧與智能設備。 教育與生活模式數位化。

Written By

學過10年視覺設計畢業後開始不務正業,專注於視覺設計、數位行銷及系統開發,精通各種媒合與數據應用的系統開發,擁有實徵科學研究背景。曾帶領20人團隊、操作過10萬粉以上的自媒體,兼具產品設計與行銷數據能力,創意與技術並行!

More From Author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